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水利要闻 > 正文内容

共建人水和谐美好城市

2023-03-21 09:25 来源: 市水利局

水是生命之源,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
今年的3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。多年来,我市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,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,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,我们身处的这座城市节水工作亮点频现,广大市民节水、爱水、护水意识逐年提升,“节水达人”不断涌现,各种节水妙招持续推广,节约用水在全社会形成文明新风尚

水生态立法实现全覆盖

长治市流域面积13955.2平方千米,分属黄河、海河两大流域。浊漳河是我市第一大河,流经全市除沁源县外的11县区,流域面积10000.2平方千米。

作为一个伴水而生的城市,如何做好水文章?长治给出了答案。

按照省、市两级工作安排,市水利局具体承担了《长治市漳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(草案)》和《长治市漳泽湖保护条例(草案)》的起草任务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初稿撰写、专家讨论、法律审查、调研座谈和修改完善等各项立法工作。对初稿进行十余次修改完善,严格审核把关,保证立法质量。召集河湖管护、水资源管理、岩溶泉保护、水保生态治理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顾问,召开水利系统立法研讨会。结合长治市情水情,从源头治理、生态复、分区保护等方面,凸显了长治在漳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和漳泽湖水系的地域特色。

目前,长治市漳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》已由市人大审议通过,并经省人大备案批准,自今年31日起正式施行。《长治市漳泽湖保护条例》已通过市人大审议,正在报省人大备案。加上2017年我市制定的《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》和2020年制定《长治市沁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》,长治一泉一湖两河都将有专门的保护法规,全市主要河湖水系实现了水生态保护立法全覆盖。

节水行动的长治方案

水润万物节约为要。

2022年,我市全面贯彻于节水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,主要从节水型社会建设、落实《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》,从节水型机关、节水型企业及节水型高校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节约用水管理工作。通过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,2022年长治市用水总量为5.16亿立方米,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2020年下降28.6%28.56%

在此过程中,我市水利部门深入推进落实国家节水行动,明确全市各单位17项节水控水工作任务,并纳入市政府13710督办系统,目前17项任务已全部完成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,重点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。根据省水利厅要求,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共同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。同时,我市还推进重点用水户和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设。

去年以来,我市坚持节水优先原则,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,完成了2个市级、3个县级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建设,组织长子县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至此,我市有一半县区已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。

节约用水成文明新风尚

使用含磷洗涤剂会污染城市水体,我们可以选择无磷洗涤剂减少污染”“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,一个月能排1—6吨水。所以关紧水龙头也是节约用水的具体表现不乱扔垃圾,私人废水不直接倒入溪流,保护沿河植被,不私捕滥捞……

每年世界水日”“中国水周”“12·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活动开展期间,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、环保人士、广大志愿者都会走上街头,通过悬挂横幅、发放传单、展示板面、现场宣讲等方式,向广大市民群众详细介绍水利法律法规、我市水资源现状和水利工作情况,并教给大家一些节约用水小妙招。各学校也积极开展节水控水宣传教育活动,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。在此过程中,水利普法工作得到有效开展,通过深入开展水法规、水法治宣传教育,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的节水、爱水、护水意识,节约用水在全社会蔚然成风

群众是城市节水最主要的力量。为此,市多年来不断提升节水宣传广度和深度,创新宣传方式,让人人都能参与到节水创建工作中来。今年,我市将要大力推进水文化建设与传播,挖掘治水人物和治水故事,争取更多长治水文化列入省级水利文化遗产名录,并从治水历史和群众治水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切实在全社会营造水文化浓厚氛围。

节约用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。接下来,我市进一步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,更加突出全民参与,深化和推广创建成果,广泛普及节水知识,形成全市上下联动、部门密切配合、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,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,提高城市节水效率,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永续利用,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节水新篇章。

长治市水利局主办   联系电话:0355—3033511
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:1404000008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80号
网站声明 / 网站地图 /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