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水利要闻 > 正文内容

锚定“长水长治”目标 筑牢“治水兴水”之基——访长治市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郭爱斌

2023-08-02 16:12 来源: 长治市水利局

山西长治地处晋东南,跨海河、黄河两大流域,年均降雨量约580毫米,水资源总量约19亿立方米,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5%,属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,用好“长水”,实现“长治”,是水利部门的第一要务。近年来,长治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兴水重要论述,按照省、市工作安排,聚焦现代化山水名城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,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,实施河湖生态修复、深化河湖长制改革、盯紧水旱灾害防御,各项水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,有力有效保障了一方安澜。

长治是如何做好“水文章”的?未来长治市如何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?带着这两个问题,日前记者走访了长治市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郭爱斌。自2022年4月上任以来,郭爱斌始终牢记“水惠民生、水润上党”的使命任务,以“管好一方水、养好一方人”为己任,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,真正立足当下、放眼未来,努力办实事、求实效,做到为党尽责、为民造福,始终朝着“长水长治”的目标不懈奋斗。郭爱斌表示,水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,抓好治水兴水管水工作是做好新时期水利工作的题中之义,更是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应有之义。近两年来,长治市“治水兴水”主要从三方面着力下手:

一是坚持“规划引领”,构建四梁八柱“大框架”。以水定城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的“四水四定”原则,是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的具体落实,也是水资源承载力的落地方向。写好水的“大文章”,当务之急就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高质高效利用难题。为此,长治市水利局先行先试开展水战略研究,编制《水战略规划》,旨在以“两山两河一湖三泉”为依托,梳理“一城四区”水问题,明确水体系构建方向;有条不紊开展《八百里浊漳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》编制工作,探索母亲河全域生态修复治理和水文化融合发展;邀请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高规格编制《长治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》,为长治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水利基础;完成《长治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》,解决灌区老、旧、差的后顾之忧,全面保障全市粮食安全,切实“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。

二是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打好水利工程“组合拳”。一手抓项目储备,一手抓在建工程,推动构建“储备一批、开工一批、验收一批”的水利项目建设“闭合回路”。2022-2023年,长治市水利局紧紧抓住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“政策窗口期”和“历史机遇期”,真抓实干,划定县区应储尽储“标准线”,积极开展水利项目前期工作,主动出击争取纳入市级、省级项目库,实现了全市谋划各类水利工程项目100余个的良好成绩,水利项目储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今年以来,长治水利部门积极争取中央、省市资金6.8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36个百分点。聚焦河湖生态修复治理、河道防洪能力提升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小流域综合治理、民生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,实施推进重点水利建设工程30余项,把项目一步步展开、一项项分解、一件件落实,充分发挥工程项目建设在推动水利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三是坚持“统筹兼顾”,铸牢服务保障“为民情”。水利事业归根到底是服务百姓的民生事业,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“服务”二字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坚持把民生工程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常抓不懈、久久为功,长治市水利民生保障取得了较大成绩。初步实现了农村供水由全面保障脱贫县、村、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,到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的转变;实现了水资源配置由单一调度向联合调度的转变;实现了城乡供水方式由分散供水向集中供水的转变;实现了由零星散网到大小水网体系化、规范化的转变。水利部门始终把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,坚持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,为推动实现农业兴、农村美、农民富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。

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基、生态之要,准确把握新时代治水兴水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。郭爱斌说,下一步,长治市水利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树立“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”的大局观和政绩观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水滴石穿的毅力,兢兢业业、励精图治,着力打造“高标准、高规格、高素质”水利尖兵,努力把水利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抓紧抓牢、抓出成效。

长治市水利局主办   联系电话:0355—3033511
晋ICP备05005523号 网站标识码:1404000008 晋公网安备 14040202000080号
网站声明 / 网站地图 /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