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长治环漳泽湖马拉松赛赛道环湖而设,途经五彩花田、二十四桥、万亩芦荻湾、百菊园等景观,参赛选手在竞速中,尽享天水共色、城河相伴的惬意和浪漫。四季皆景、景不同的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成为游客打卡地、城市“会客厅”,日均客流量超万人。以绿为底,以水为脉,共赴“诗与远方”。近年来,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关于“五湖”治理的安排部署,启动实施漳泽湖生态修复治理,推进滨湖生态示范区建设,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厚植“绿色底色”。每年盛夏,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“客人”——白鹭来此安家落户,有的停留在树梢,有的踱步觅食。水草丰茂,鹭鸟翔集,呈现出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。鸟儿是生态环境的“晴雨表”。在湿地公园,鸟儿们栖居在一个专属空间——生态保育区。这里,人迹罕至,飞鸟自在繁衍。我市大力实施漳泽湖东岸起步区、浊漳南源、神农湖生态修复治理,治理长度15公里,生态修复10平方公里,提升湿地生态功能。同时,在漳泽湖岸线周边500-1000米范围开展环境整治,整治总长43公里,征迁面积90万平方米,腾退土地4300亩,打造亲水近水公共空间。市滨湖生态保护与发展中心主任郝利兵介绍:“治理过程中,我们坚持科学保护与生态修复双管齐下,严格贯彻污染负荷削减-生态修复-原生态保育-资源化利用的工作主线,切实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、稳定性、持续性。”飞鸟翔集的“天堂”,植被繁茂的胜景。目前,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504种植物、168种野生鸟类栖息于此,近万亩芦苇、菖蒲、草荡和上千亩湿地防护林连线成片。
深秋时节,日落时分,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,金色夕阳洒向宽广的湖面,微波粼粼、波澜壮美。漳泽湖,大自然馈赠长治的一块瑰宝。这处看起来充满自然野趣的秀美湖泊,实际上是一个兴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集工业、城市供水、灌溉等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水库。为治理漳泽湖水系,我市坚持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同步治理,实施饮用水源、黑臭水体、工业废水、城镇污水、农村排水治理“五水同治”,消除黑臭,改善提升水质。在开展水生态修复治理中,我市大力实行“四退四还”,重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体系,让汩汩清流入湖来。退渔、退村、退工、退企。取缔各类小作坊40余处,搬迁周边村民3000余户,拆迁村庄12个,整治环湖小散乱区域70余万平方米,治理黑臭水坑塘15处;还林、还草、还湖、还湿。打造生态岸线16公里,建设雨水花园、透水铺装、植草沟、湿塘、下沉式绿地等,实现雨水慢排缓释。措施实、效果显。漳泽湖水量稳步恢复,水质整体提升1-2个标准、由劣Ⅴ类提升为Ⅳ类,局部区域达到Ⅲ类。湖中莲叶田田,一碧万顷;岸边垂柳依依,柔情万千。气象园、露营地、原生态柳林湿地、十里风荷……如今的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是城、水、园、林、人和谐相融的美好景象。我市坚持合理开发建设,强化地方文化特色,以“上党水乡”为特色,通过各主题公园建筑风貌、景观小品、桥梁、水系等营造手法,展现晋东南韵味,打造北方“水乡园林”。移步换景,入目皆美。“夏天有30多种荷花竞相绽放,秋天有百菊园,冬天有一些梅花类的树,春天是樱花、玉兰,一年四季有花有景。”郝利兵介绍。漫步公园,欣赏旖旎风光,畅享天然氧吧,已成为市民的日常。生态向好,市民和游客共享美好生活。为提升公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,我市大力实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漳泽湖旅游路支线、滨湖路、文旅休闲等项目建设,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,进一步释放湿地生态产品价值。生态厚度,决定发展高度。蓝天碧水间,点“绿”成“金”的故事还在不断延续,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长治大地铺展开来。